( 一)物品流转与人员流动要求(1)物品流转从污染区到清洁区、空气流通从清洁到污染区,不应逆流(2)各区工作人员按区分区作业,不应在各区随意穿行。(3)因工作需要跨区时,应严格按要求规定进行换鞋(穿鞋套)和 着装。( 二 ) 排 水排水是主要针对洗衣机的排水(1)水管应单独引入,一般配用明管,其管径按1min充满洗衣机 内容槽,体积按所需水量计算,但不小于洗衣机接管管径。(2)排水宜采用带格栅铸铁盖板的排水沟排除污水(3)当水温超过40℃或污水中含有毒或有害物质时,应按照有关规 范要求进行降温或无害化处理后再排入室外排水管道4)从洗衣房排放出的污水,应通过专用污水管道直接进入医院的 污水处理站,进行消毒处理工作。污水中也含有多种病菌、病毒和寄生虫卵,若未经消毒处理直接排放在外(沟渠、江河等地),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。( 三 ) 采 暖 通 风(1)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,空气应从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(2)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排风相结合的排风方式、生产车间 每小时换气次数宜采用20次(污染区为10次),辅助生产车间为15次。 确保车间内的空气指标符合WS/T-2016卫生规范要求(3)引风、送风机的风口清洁和管道除尘:引风和送风口每个月清 洁1 次;引风管道则2个月除尘1次。(4)对产生较多雾气或粉尘的,宜设局部排风罩,机械排风,对洗 衣机、烘干机及烫平机等可根据产品排风量设专用排风管(5)生产车间采暖温度宜为16~18℃,辅助生产车间和生活区域按 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(6)对于大型的洗衣房,办公室和休息室宜设空调降温设施。(7)洗衣房的工作气流速度一般不大于0.5m/s( 四 ) 电 器 供 应(1)洗涤、烘干、折叠及包装生产车间照明度应为200~300LX; 烫平及熨烫间为300~500LX;其他辅助性车间及生活区域为100~ 150LX(2)熨烫间及缝补间的墙壁四周设2~3个带专用接地线的单相三孔 插座,熨烫台附近墙壁应配有三相四孔插座(3)洗衣房宜采用日光灯为光源,其中洗涤、烘干、烫平及折叠区 域应采用防水型日光灯。(4)避免环境潮湿,保证供电安全(5)办公室及休息室宜配有电话(五)蒸汽供应(1)蒸汽压力由设备生产厂家提供和由医院相关部门管理。 一般大型设备的蒸汽压力为0.4~0.6MPa(2)蒸汽量应由医院相关部门按时供应。(3)压缩空气消耗量及要求压力都应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执行。(六)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,由专人定时 定点对车间地面、设备及车辆进行消毒处理(1)生产车间应安装紫外线空气消毒设备,每日工作完毕后,定时 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1h照射消毒(2)按时对物体表面及车辆进行清洁与消毒处理1)污染区和清洁区的地面消毒都采用含氯消毒剂对地面进行湿拖或 专用流动水管冲洗。2)污染区地面消毒:每日至少4次,有效氯浓度为1000~2000mg/L. 接触时间为30min。发现有明显血液、体液或污染物等污染时,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,再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3)清洁区地面消毒:每日消毒2 次。消毒液含有效氯浓度为 500mg/L,接触时间为30min4)工作台、清洁织物转运车消毒:消毒采用含氯清洁剂进行消毒 消毒液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/L,每周2次。(3)大型设备的清洁与消毒1)洗衣机:机器表面每日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,有效氯浓 度为500mg/L,接触时间为30min;每次装机后用含氯消毒剂,浓度为 1000mg/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机门及周边;机舱内则采用热力消毒,洗衣 机每次装机后必须对其机门进行消毒;表面及机舱每日消毒1次。每日 洗涤工作结束后,向洗衣机内注水,水位为中位水,水温为75℃,旋转 保持时间为20min2)烘干机:每日清扫过滤网4~6次。工作完毕后,对其表面、机 门和机舱进行清洁3)烫平机/折叠机:每日对机器的表面清洁3~4次,每周对压轴清4)空压机:每日对空压机表面清洁1次每周对空气过滤罩清洁1次(七)医用织物转运车消毒(1)车辆应做到“一用一洗一消毒”的原则(2)脏污织物转运车用含有效氯浓度为1000mg/L的消毒液喷洒车 体和车轮,保持时间10min(3)感染性织物转运车辆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000mg/L消毒液喷洒 车体和车轮,保持时间30min(八)杀虫机构定期为洗衣房各个角落进行杀虫处理,预防 虫害(1)每周杀虫一次(2)建立杀虫登记本( 九 ) 安 全 管 理(1)安全管理包括水、电、气等。不定时巡视生产车间有隐患的部位.严禁私拉临时电线,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(2)预防火灾的发生:消防安全设施配备齐全,并在规定使用期限 内使用 发现火险、火灾及时报警;生产车间内定点配备灭火栓和灭火器,张贴清晰的使用流程图及逃生通道示意图工作时间严禁吸烟;易 燃易爆物品应有警示标识,并放于安全位置,定时交接登记等(3)地质灾害:包括洪水、地震等(4)建立与其相关应急预案,定时对各层级人员进行理论和操作培 训、确保每位员工都要知晓院内、院外火警电话及设备的总开关位置,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处理(5)定期与消防部门展开安全隐患的检查,发现裸露电线及时处理, 排除存在的隐患或风险,保证安全生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