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国内对于医院洗衣房的管理还有待提高。例如,在医用织物收 集时没有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类收集、洗衣房没有从建筑布局上将污染 与清洁的洗涤织物分开、已经洗涤干净的织物没有单独的空间存放,或 洗涤处理和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二次污染等,都有可能导致交叉感染的 发生。另外,还有一些医用织物实行社会化管理,将医院的洗衣房业务 外包给第三方,但是由于社会上大部分洗涤店没有专业的消毒隔离意识, 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,只注重洗涤成本,对洗涤的流程、清洗消毒质量 知晓得甚少,欠缺相关专业知识,这使得织物清洗失去原本应该完善的 处理。因此,医院洗衣房作为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主体部门,其质量管 理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。
( 一 ) 不 盈 利
长期以来,我国医院的洗衣房限定在只支出不产出的状态,它属于 自我配套、自我服务的管理体制,而这种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日益 完善的市场经济。
(二)国家不重视,医院领导不重视
长期以来,国家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来对洗衣房进行约束,直至 2016年12月才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《医院医用织物洗 涤消毒技术规范》而医院也将发展重心放在医疗、护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的提高上,忽略了所有病员服、工作服、手术服、床单、被套、毛巾等 在医疗场所中平凡使用的医用织物。而这些织物往往会被患者的各种分 泌物如汗液、胆汁、粪便、血液沾染,并带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,如金 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、大肠埃希菌、真菌、肝炎病毒等,容易造成 患者与患者之间、患者与家属之间、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交叉感染,给 医院及社会带来不良后果。
( 三 ) 布 局 不 合 理
由于医院建筑面积的限制,洗衣房的布局常考虑欠妥,有些医院污 染区和清洁区并未分开或进出通道只有一条。这些按照管理规范要求是 不合理、不规范的布局。
(四)个人防护意识不强,培训不到位
科室未给员工领取个人防护用品,未修建员工洗澡设施等。科室也 未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,不知晓职业防护的重要性,如洗手、穿隔离衣、 戴手套、口罩、帽子等。
(五)洗涤不规范,医用织物损伤较大
洗涤人员缺乏专业的洗涤知识,不能分辨纺织品类别及性能特点, 仅凭自己摸索的一套经验进行洗涤,对洗涤剂量的使用和加入洗涤剂的 方式都不正确,从而导致医用织物造成化学性损伤。
(六)设备设施满足不了医院需求
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,科室床位及一些医技科室的增加、医用织 物需求量加大,但是很多医院为了节约成本,配置的设备设施不够、影 响医用织物的周转,造成科室工作不能正常开展,投诉较多。还有些医 院的设备设施已超过安全使用范围或需报废的,仍然在继续使用,存在 一定的安全隐患,易发生事故
(七)缺乏固有的设备专业维修人才
由于洗衣房每日医用织物产量较高,在使用过程中常会造成机器设 备的短路或损坏。 一旦发生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后,则必须及时进行维修 处理。如果科室没有设备专业维修人员,故每次设备出现问题时,无法 自行检修,必须通知设备供应方维修。然而设备供应方的维修人员路程 往返及设备配件的购置都需要大量的时间,且不能及时完成设备的检修 工作,导致医用织物的滞留,影响供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