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培训层次设置
1. 采用分层级的形式 将洗衣房人员分为四组进行培训。第一组是 管理层,主要为科护士长及护士长;第二组是护士层,参与车间内医用 织物质量的管控、医院感染管理、教学及科研等工作;第二组是技工层, 主要参与洗涤消毒、车辆驾驶、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等工作;第四组是 普工层,主要从事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、烘干、熨烫、折叠、包装及收 送等普通工人。
2. 培训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洗衣房针对各层级人员制订各项任 职条件,建立并完善岗位职责内容,培训者应细化评分方法及评判标准。 定期考核员工岗位胜任情况。
(1)护士:本科以上学历,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证书,熟悉洗衣房工 作流程,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、协调能力、科研撰写能力及特殊事件 应急能力等
(2)技工:大专以上学历,具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压力容器压 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》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及设备操作流程,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。
(3)普工:初中以上学历。表达能力良好,具有吃苦耐劳精神,熟 悉岗位操作流程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
( 二 ) 培 训 方 式
1.定位培训 主要针对新进工作人员的培训。建立新员工入职岗前 培训表,制订系统化的培训方案,内容包括介绍洗衣房的环境、布局 工作区域的划分和各区功能、专业理论知识、洗涤消毒技术规范、医院 感染知识、工作流程等。并由车间组长一对一地完成带教培训、合格后 即可上岗
2. 集中培训 每月1~2次,培训对象为所有洗衣房工作人员,针 对医用织物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安全操作技能展开培训。
3. 交流式培训 以管理查房的方式对洗衣房各区域、各岗位进行巡 查,将现场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讨论,统一认识、规范操作。积极参与各 种形式的洗衣房科研学术活动,相互交流经验,更好地推动洗衣房发展
( 三 ) 培 训 内 容
1.职业素质教育 洗衣房的工作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,但是医用织 物却直接应用于患者,其每一个环节都涉及患者的安全。因此,护士具 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,才能更好地为临床科室 甚至手术室提供高效、及时、安全的织物。而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文 化素质较低,未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,因此加强职业道德、服务理念 工作责任心、职业安全防护等培训为重点之一,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服 务意识。
2.沟通技巧培训 由于其工作性质的不同,洗衣房护士与临床科室 人员的联系较为密切,接触范围较广。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形象
礼貌用语、相互信任及尊重,通过良好的谈话技巧与对方达成有效的沟通与理解,这样既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给对方带来身心愉悦,有 利于不断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
3.理论培训 制订洗衣房工作手册或书籍,根据其内容分板块进行 学习,并按学习计划完成。对于接受能力差者应进行一对一的培训,找 到问题的症结所在,高效完成学习任务。由于回收、分拣及洗涤员工在 长期的工作环境中会频繁地接触患者粘有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的织物, 存在着生物性、物理性、化学性潜在的危险因素,属于被感染的高危人 群,因此我们更多的应教会他们如何做好个人防护、职业暴露后如何处 理、清污如何分类收集等,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
4.操作技术培训 以现场授课为主,先由老师讲解、示范操作步骤 及操作流程,如大型设备或织物的折叠方法,关键环节重点讲解。然后 员工在现场指导下进行操作,直至能独立操作为止。将示范后的操作技 术录制下来,并配有文字表述,存于电脑桌面,便于随时查阅
( 四 ) 定 期 考 核
制订各层级考核标准,理论考核以口头提问为主,≥80分者为合格; 操作技能考核≥90分者为合格,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